杭華油墨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服務

當前位置 : 技術服務 常見問題 詳細內容

液體油墨常見問題

稿件來源: 技術部            發布時間: 2022-02-22
版污
印版滾筒的非圖文部分留有刮刀未刮干凈的油墨,印刷時轉移到薄膜上,形成成片的油墨污點。版污是呈霧化的、面狀發生的,黑墨較易出現這種現象。
產生原因:
(1)、刮刀磨損或研磨不良降低了刮墨效率。
(2)、印版滾筒的鍍鉻質最不良或發生磨損造成的表面損壞.
(3)、油墨中的不純物、粗粒子等頂起了刮刀。
(4)、油墨對印版滾筒的附著性過強或油墨的刮刀適性不良(潤滑適性不良)。
解決辦法:
(1)、加大刮刀壓力,調整刮刀位置和角度等。
(2)、更換或重新研磨刮刀。
(3)、屬于印版滾筒表面粗糙原因引起的版污,應對印版滾筒進行拋光處理。
(4)、降低印刷油墨粘度或濃度。
(5)、降低印速或向印版滾筒的非圖文部分吹鳳,使未刮干凈的油墨迅速干燥,無法轉移到薄膜上。
(6)、更換更合適的油墨。
 
靜電須及靜電斑紋
靜電須是指印品圖案的邊緣發生向外伸出的無規則的絲狀墨條,如同胡須。靜電斑紋是指在大面積圖案部分形成的一些行狀不定的斑紋,主要在印刷聚烯烴薄膜式出現。
產生原因:
(1)、塑料薄膜是電的不良導體,在印刷過程中因摩擦、接觸、剝離而產生較多的靜電。油墨本身如缺乏抗靜電劑,在長時間工作后也會產生靜電。
(2)、油墨粘度太低。
(3)、靜電消除裝置失去作用(如粘上油墨等)。
(4)、印版滾筒網穴過深或膠輥壓力過大。
解決方法:
(1)、一般事先在油墨中加人抗靜電劑或添加極性溶劑。防止靜電墨斑或滋墨故障。
(2)、控制環境濕度,在印刷現場灑水或放入水蒸氣,降低印刷現場溫度,加大濕度。
(3)、檢查靜電消除器是否良好,保證及時消除塑料薄膜在印刷過程中產生的靜電;對機器上的導輥亦采取接地措施,防止由于它與軸承部分的潤滑油接觸而絕緣。
(4)、在使用網穴較深的印版滾筒印刷時,要使油墨保持較高的粘度,同時膠輥的壓力要適當,防止將油墨擠出網穴。
 
堵版
在凹版印刷中,油墨從印版滾筒網穴中的轉移率通常在50%-70%,大約還有1/2-1/3左右的油墨總是殘留在印版滾筒網穴中。該殘留率如果保持一定尚可,但在印刷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網穴中的油墨殘留率逐步提高,油墨的轉移率也就隨之下降,造成堵版故障。發生堵版以后,會引起印刷圖案和文字的模糊不清、印刷顏色的變化,嚴重時基至無法繼續進行印刷。特別是淺網層次部位容易發生堵版。
產生原因:
(1)、油墨干固于版面
印版滾筒網穴中油墨的轉移率通常是由油墨的類型、粘度、印刷速度等因素決定的,總有1/2-1/3的油墨殘留在網穴中。當這些殘余油墨在某些因素影響下發生干固(粘度增高)后,印版滾筒再次進入油墨槽時其也難以完全溶解,油墨轉移率隨之降低。久而久之,網穴越來越淺,轉移率越來越低,最后形成堵版。此類堵版故障當然與油墨類型、溶劑配比、干燥速度等因素有關,而且印刷機的構造也有很大影響。
(2)、油墨中混入雜質
在印刷時,印刷薄膜由于高速運行往往會產生靜電,吸附周圍的塵埃及基材碎屑等雜質并帶人油墨中。
(3)、制版質量低下
在腐蝕或雕刻過程中網穴內壁生成小毛刺,鍍鉻后表面不平滑; 研磨時產生的毛刺以及Ω型網穴等,對油墨的轉移率也有一定的影響,情況嚴重時也往往造成轉移率低下而成為堵版的原因。
(4)、油墨溶解不良
油墨變質或溶劑平衡發生變化時引起溶解力下降,或者混入不同類型的油墨、誤用溶劑等導致油墨溶解劣化,造成轉移率低下,同時也會直接造成堵版。
(5)、化學變化
兩液型油墨或反應型油墨隨著印刷的進行會逐步發生交聯等化學反應,流動性變差,粘度增高,轉移率隨之降低,也可能成為堵版的原因之一。
解決方法:
(1)、塑料凹印生產過程中發生堵版故障時,應使用溶劑或專用的清洗劑進行清洗,并針對發生堵版的原因加以解決。
(2)、調整適當的環境溫濕度、選擇與印刷速度、印刷環境相適應的溶劑配比。
(3)、刮刀與壓印輥之間的距離盡可能縮短,防止干燥箱漏出的熱風直吹版面。
(4)、混合使用慢干溶劑,適當提高印刷速度,降低工作墨粘度。
(5)、如果是由油果性能缺陷引起的堵版,應及時更換油墨(或與油墨供應商聯系解決),盡量避免比重有顯著差異的油墨組合。
(6)、油墨槽中的油墨要經常攪拌,使油墨保持良好的流動狀態,及時加入新的油墨或更換新油墨,減少皮膜化現象的發生。
(7)、由網穴內壁質量引起的堵版,應重新鍍版或制版。
(8)、開車前或剛開車時用溶劑鎮拭印版滾筒。印刷過程中盡量避免中途停車,長時間停車時一定要先把印版滾筒洗干凈,或者把印版滾筒浸人油墨中連續空轉。
(9)、在新鮮油墨中,由于溫度差等原因,油墨中的添加劑、蠟類物質發生結晶析出時,可試著在使用前對油墨加溫(溫度控制在40-50度),使之溶解。
(10)、誤用溶劑或油墨變質,混入異種油墨時,會顯著影響油墨的再溶解性。所以應使用正規的專用稀釋溶劑,更換油墨要在充分洗凈墨槽和循環泵后進行。
 
白化
印刷油墨皮膜變白,又可分為溶劑白化現象和樹脂白化現象兩種。
產生原因:
(1)、溶劑白化
這種白化現象多見于醇溶性油墨,當濕度高時,由于溶劑的蒸發潛熱現象,油墨皮膜附近會被冷卻,使水滴混入其中,造成油墨皮膜白化。當然,使用蒸發潛熱高的溶劑時,這種現象更容易出現。
(2)樹脂自化
油墨中的溶劑平衡性差,真溶劑先揮發,而稀釋劑殘存在油墨中,會使油墨中的樹脂析出沉淀,引起白化現象。
解決方法:
(1)、溶劑白化解決方法
①盡量降低環境濕度;
②降低油墨干燥速度;
③印刷的同時進行加熱干燥。
(2)、樹脂自化解決方法:
①更換油墨,或者添加一些揮發速度較慢的真溶劑;
②更換溶劑的配方成分。
 
刀線
在非印刷圖案區域有規則或無規則的產生線狀污痕。
產生原因:
(1)、墨槽中的軟小雜質瞬間性地夾在版輥與刮刀之間;
如油墨中有析出物(顏料團聚、蠟粉、樹脂析出)、干燥過快導致的結皮、墨槽未清理干凈、底材上的異物等
(2)、版輥精度、加工打磨不良,或與刮刀硬度不匹配;
(3)、印刷粘度過高,刮刀潤滑不良;
解決辦法:
(1)、提高樹脂對顏料的包裹性;
(2)、墨槽清理徹底,殘墨過濾后再上機;
(3)、版輥使用前使用砂紙進行S形打磨;
(4)、為防止干燥結皮,適當使用慢干溶劑進行稀釋。
上一頁:
下一頁: UV油墨常見問題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人妻系列专区无码免费看|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视频|亚洲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欧美、另类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亚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精品视频